有关碧玺来历的文献综述
有关碧玺来历的文献综述
碧玺,又称电气石,是一种具有压电性和热电性的宝石级矿物,其化学式为NaAlSi3O8。关于碧玺的来历,根据历史文献和传说,可以整理如下:
西方传说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孩子们在1703年玩耍时发现了碧玺能吸引或排斥轻物体如灰尘或草屑,因此被称为“吸灰石”。
瑞典科学家林内斯在1768年发现碧玺具有压电性和热电性,从而命名为“电气石”。
中国文化历史
碧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被称为“碧硒”、“碧洗”、“碧霞玺”等,最早记载出现在清代典籍《石雅》中。
碧玺在中国历史上曾被用作官员帽顶的装饰,并且慈禧太后非常喜爱碧玺。
碧玺的形成与历史
碧玺是由火山喷发或深海热液运动形成的,其形成过程漫长且需要特定地质条件。
碧玺在1500年代被葡萄牙勘探队在巴西发现,并因其七彩霓光而被更多人认识。
1800年代后期,科学家开始认识到碧玺是一种独特的矿物物种,并逐渐接受“电气石”这一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