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落实餐饮浪费

机关制止餐饮浪费的措施包括:

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

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要严格遵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加强公务活动用餐管理。

推行简餐和标准化饮食,主要提供家常菜和不同地域通用的食品,科学合理安排饭菜数量,原则上实行自助餐。

严禁党政机关向企事业单位转嫁公务活动用餐费用,严禁以会议、培训等名义组织宴请或大吃大喝。

公务活动用餐费支付应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严禁设立“小金库”。

各地区各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时要列出公务活动用餐费支出,并制定本地区公务活动用餐开支标准并定期进行调整。

推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

单位食堂应按照健康、从简原则提供饮食,合理搭配菜品,注重膳食平衡。

实行自助点餐计量收费,多供应小份食品,方便用餐人员适量选取。

在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摆放提示牌,提醒适量取餐。

建立食堂用餐人员登记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按用餐人数采购、做餐、配餐。

安排专人负责食堂巡视检查,对浪费行为给予批评教育。

强化宣传教育,树牢节约意识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多媒体等形式,深入宣传餐饮浪费的危害性和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通过分享节约小妙招、展示节约成果等方式,激发干部职工的参与热情,营造浓厚的节约氛围。

优化餐饮管理,减少食物损耗

从严管理机关食堂,进行一系列改革和优化,包括精准预测就餐人数、科学调整菜品供应、实行分餐制和小份菜等措施。

加强对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材新鲜、质量上乘,减少因变质、过期等原因导致的浪费。

食堂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菜品搭配,提高食材利用率,进一步减少浪费。

创新服务模式,推广节约文化

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例如推出“预约订餐”服务,干部职工当天早上可根据个人需求预定餐食,避免因盲目点餐而造成的浪费。

落实主体责任,制止餐饮浪费

餐饮服务提供者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相关规定,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管理制度。

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

提供打包服务,提供公勺公筷,推广“半份菜”“小份菜”,引领“杜绝浪费,崇尚节约”的就餐新风尚。

凝聚多方合力,营造节约氛围

社会各界要多方联动,共同参与反食品浪费行动,通过宣传报道、公益活动等形式,提高公众对食品浪费问题的认识。

激发社会各界参与节约行动的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食品浪费的强大合力,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营造节约用餐的浓厚氛围。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机关单位的示范引领,带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共同守护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