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基础重点

测绘基础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测绘定义

测绘是依据一定的技术方法,通过采用空间观测技术,获取和表达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空间位置关系的过程。

测绘分类

测绘按照目的和实施对象可分为地形测绘、地籍测绘、城市规划测绘、工程测量和海洋测绘等不同分类。

测绘内容

大地测量:建立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等。

地形测量:测量地表的形态和地物的位置、形状等,成果通常是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起伏。

工程测量: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如施工放样、建筑物定位等。

测绘仪器

水准仪:用于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获取高程数据。

经纬仪:用于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用于精确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三维坐标。

测绘基准面

测绘基准面是地球表面形状的抽象模型,是测绘中进行空间观测和数据处理的基础。我国常用的基准面包括1954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

测绘数据

测绘数据是通过地面观测、遥感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信息资料,包括点、线、面、图像和属性数据等。

测绘技术

测绘技术是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

测绘法规和标准

测绘法规是国家对测绘活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包括测绘法、测绘质量管理规定、测绘单位资质认定规定等。测绘标准是测绘行业规范化的产物,包括测绘产品标准和测绘数据标准等。

测量误差

影响观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和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高程闭合差

高程闭合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从一个水准点附和到另一个水准点,或从一个水准点测到待测点后再测绘到该水准点所产生高差值。闭合差的大小是判断测量数据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这些内容构成了测绘基础的核心,对于理解和应用测绘技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