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工艺做法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端午制曲

端午时节,气温高,微生物活跃,是制曲的最佳时期。制曲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加水、搅拌后制成曲块。

曲块在曲房中经过踩曲、装仓、翻仓、出仓、切碎等步骤,最终存储40天以上,以备后续使用。

重阳下沙

重阳时节,高粱成熟,赤水河水清澈,适宜酿酒。下沙是酱香型白酒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

下沙时,将粉碎后的高粱泼上90℃以上的热水,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之后进行摊晾、加曲、开放式发酵和封闭式发酵等步骤。

多次蒸煮和发酵

酱香白酒需要历经九次蒸煮和八次发酵。每次蒸煮后,将酒糟收起,摊开晾凉,再加曲发酵。

发酵过程中,温度较高,通常在50-52℃的顶温时迅速入窖,有利于嗜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增强产香物质。

七次取酒

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进行七次取酒。每次取酒后,酒液经过陈酿,最终形成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风味。

陈酿

蒸馏出的酒液贮存在瓷或橡木桶中,进行陈酿。陈酿过程中,酒液与存容器之间的氧气交换,使酒液逐渐变得清澈醇厚,并形成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风味。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窖藏时间长,这些特点使得酱香酒在口感和风味上与其他香型有显著不同,价格也相对较高。